应对慢性病,我们能打多少分?

一项评估包括中国在内23个国家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NCD)表现的国际研究今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

研究应用了新方法,其结果显示,在应对慢性病的工作上中国有更强的政府领导,而如同其他中高收入国家(UMICs)一样,中国在主要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卫生体系对慢性病的应对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这意味着在有效防控慢性病的工作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项名为慢性病记分卡的研究以问卷记分的形式,对组织管理、危险因素控制、监测与研究、卫生体系应对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评分工作在所有23个国家中分别开展,其中大部分是中低收入国家。研究共设51个指标,邀请政府官员、私营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和学术/研究机构等领域数百名代表进行评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老龄化,这些都大大加重了慢性病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沉重压力。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因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已占到总死亡的86%,而治疗这些疾病也带来巨大的花费和经济负担。

该研究报告显示,在慢性病防控的工作开展情况上看,与其他UMICs相比,中国在政府管理和国家慢性病防控计划的制定方面表现优异,并且拥有良好的慢性病死因和主要危险因素的监测系统,分获67%和64%的得分;

在卫生体系应对能力上,中国得分63%,比其他UMICs低8%;在危险因素控制上则一样都不尽如人意,只有33%。

参与该研究的中国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武阳丰教授表示,中国在危险因素防控方面的欠佳表现是不出意料的,这也呼吁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开展更多更有效的行动。

武教授说:“但是,由于许多评分者可能并不十分了解指标的意义以及中国医疗体系层面的问题,所以中国在卫生体系应对能力的得分比预期的低。比如,中国在“每万人所拥有的卫生工作者人数”得分为零,这或许反映出中国评分者对提高卫生工作者人数的强烈渴望,而非对当前现状的评价。”

下一个五年,中国将面临更大的慢性病压力。武教授表示:“慢性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所设定的‘25*25’目标。”

“这要求我们要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国家级慢性病行动计划的开发和投资,开展更多国家级针对主要危险因素的防控项目,提高慢性病监测系统,以及开发更多经济且能够大规模推行的适用于中国社会的干预方案。”

研究涉及每个国家的所有指标和评分,以及每个国家在慢性病防控上的优势和首要行动计划都可在www.ncdglobalscorecard.org上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