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可降低母亲患心脏病及脑卒中的风险

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研究表明,母乳喂养不仅有益婴儿健康,还有助于降低母亲罹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和卒中学会共同发布的开放获取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研究数据来自一次大型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30万名中国成年女性。

既往研究显示,采用母乳喂养的母亲可在代谢方面获取短期的健康福利,如降低胆固醇、血压、血糖水平及产后减重等。然而,母乳喂养在降低母亲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方面所起到的长期作用始终不够明确。此次研究表明,采用母乳喂养的女性患心脏病及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低于未采用母乳喂养的女性,且喂养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作为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一部分,来自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对30万名年龄在30至79岁的中国女性展开了研究。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在中国10个省(区)开展,共涉及50万城乡人口,旨在通过医院病历记录及死亡登记追踪人口健康建立基础健康数据库。研究纳入290 000名无心血管病史的女性,经过8年随访,共发现16 671名冠心病(包括心脏病发作)病例以及23 983名脑卒中案例。

研究者发现:

  • 近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有过孕产史,且97%的女性母乳喂养的时间平均为12个月
  • 与从未哺乳的女性相比,母乳喂养的女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低9%,罹患脑卒中的风险低8%
  • 与从未哺乳的女性相比,母乳喂养时间超过两年的女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低18%,罹患脑卒中的风险低17%
  • 对每个孩子的母乳喂养时间每增加6个月,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将降低4%,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将降低3%。

此观察性研究的结果亟待其他类型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因果关系。母乳喂养的女性,相比于未母乳喂养的女性,更可能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由此降低了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研究者在考虑了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体育活动等)后,结果仍有偏移。因此可推断本次观察得到的母乳喂养的有益作用独立于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另外,研究纳入的大量女性样本也是本研究的主要优势之一。

文章作者,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和牛津大学的Sanne Peters博士表示:“虽然我们没有发现具体的因果关系,但是母乳喂养使母亲产后新陈代谢“重置”较快,这或许可以解释其带来的健康益处。”
为给胎儿的发育和哺乳提供必要的能量,孕妇需要囤积大量脂肪,由此妊娠期间孕妇的新陈代谢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母乳喂养可以帮助母亲更快更完全地消耗体内囤积的脂肪,由此降低了其之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文章的共同作者,北京大学的李立明教授认为:“本研究的绝大部分参与者均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出生,她们采用母乳喂养的比率远高于西方国家和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坚持母乳喂养12个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16年约有30%的美国人坚持母乳喂养12个月。而在中国,目前仅有30%的农村女性和16%的城镇女性会坚持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

文章的另一位共同作者,牛津大学的陈铮鸣教授表示:“介于母婴喂养能为母亲和孩子带来诸多好处,此次发现将激励其进一步推广。同时也为世界卫生组织 ‘建议纯母乳喂养直到6个月’的建议提供有力支持。”

点击此处获取全文.